健康中国传播社 健康中国传播社
首页 > 周刊 > 周刊

我国每千人口拥有的执业医师数从2.9人增长到3.6人…… 本周健康领域“大事记”

作者:编辑部

时间:2025-07-14 10:38:33 来源:健康中国传播社

近日来,为进一步加快国内医疗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一大批有关卫生健康行业的规范性利好文件也密集出台: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竞争性评审结果公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禁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通知……


与此同时,国内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也正向着高质量稳步前进: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坚持民生导向,增进人民福祉,是编制实施五年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说,我国聚焦民生之需,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惠及全民,每千人口拥有的执业医师数从2.9人增长到3.6人。

本周医疗卫生领域还有哪些改革“大事”?现梳理如下:

 

要闻

 

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7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出,要加快构建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以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为网络的“1+N”托育服务体系,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托育服务。


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竞争性评审结果公示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组织专家对各地所申报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了竞争性评审,根据评审结果,拟确定20个示范项目城市。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7月8日至7月14日。


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竞争性评审结果公示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通知


7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该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缺乏足够科学依据,决定禁止其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组织专家评估后认为,“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处于临床研究早期探索阶段,适应证及禁忌证尚不明确,安全性、有效性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撑。该技术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静脉进行吻合,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尝试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但这一做法引发了医学界的广泛争议。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禁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禁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通知。通知提出,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对“空肠回肠吻合术治疗2型糖尿病”进行评估,评估认为该技术缺乏基础理论支撑和高质量循证医学依据,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决定禁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禁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疾控局、全国总工会等4部门9日联合印发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确保2025年底每个省份至少有2家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能提供新增职业病的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及治疗康复服务。该目录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实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附解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印发软骨发育不全等86个罕见病病种诊疗指南(2025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10日公布《86个罕见病病种诊疗指南(2025年版)》。2023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第二批罕见病目录》,纳入包括软骨发育不全、获得性血友病等86种罕见病。为进一步提高罕见病诊疗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对《第二批罕见病目录》中的86个病种分别制定了诊疗指南。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印发软骨发育不全等86个罕见病病种诊疗指南(2025年版)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 采取相关措施的通知


近日,财政部在发布的《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表示,采购人采购预算金额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时,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在履行法定程序后,应当排除欧盟企业(不包括在华欧资企业)参与。对于参与的非欧盟企业,其提供的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占比不得超过项目合同总金额的50%。上述措施不适用于仅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能够满足采购需求的采购项目。“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限制措施针对性比较强,也考虑到目前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现状。”在广州从事医疗器械生意的徐先生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从整个医疗器械的市场份额来看,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市场份额处于缩减状态。以其公司为例,目前,进口医疗器械仅占公司业务量的四成,而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仅占一成,其余三成来自于美国厂家。


财政部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 采取相关措施的通知

 

我国每千人口拥有的执业医师数从2.9人增长到3.6人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会上表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从“十二五”到“十四五”,每5年都增长了1岁。郑栅洁称,从宏观上看,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都在95%以上。医疗方面,为了让群众就近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十四五”期间新增布局11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总数已达到125个,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从无到有、惠及4亿多人次。“一老一小”方面,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员超过1.8亿,托位数达到574万个,比“十三五”末增长125%。


我国每千人口拥有的执业医师数从2.9人增长到3.6人

 

刘国中强调 加快医药创新发展 更好保障人民健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10日到北京大学医学部调研医药创新发展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协同攻关和政策落实,加强医药领域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加快发展,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刘国中强调 加快医药创新发展 更好保障人民健康

 

2025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方案公布


7月1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等多份文件。相关目录从7月11日起开始接受申报。按照本次出台的《工作方案》,在5年内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或治疗罕见病的独家药品,可以申报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以下简称商保创新药目录)。今年首次新增的商保创新药目录,主要聚焦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但因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目录的药品,助力健全多层次用药保障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用药需求,为创新药发展提供更充足的经济支撑。


2025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方案公布

 

地方

 

北京: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顺利召开


7月6日,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在北京开幕。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和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承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医疗保障局,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和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支持。活动紧扣“探索生命 共创未来”主题,整合“政产学研医金”优质资源,构建协同创新集群,共同推动我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地标。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顺利召开

 

山东: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医药文化论坛举行


7月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医药文化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论坛以“和的追求·中医之美”为主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平等出席论坛并讲话。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医药文化论坛举行

 

科普

 

夏日饮食安全攻略:从采购到储存的防“腐”指南


夏天气温高,食物易腐败变质,选择新鲜食物是保证饮食卫生的关键。学会辨别和采购新鲜、卫生的食材,是从源头上把控饮食安全的第一关。那么,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做呢?


夏日饮食安全攻略:从采购到储存的防“腐”指南

审校:李艳

责编:王春丽

【版权提示】健康中国传播社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jkzgcbs@163.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标签:健康中国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