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06 19:18:44 来源:健康中国传播社
传播健康中国之声 健康中国信息发布与传播平台
聚焦健康中国 传染病 (健康中国传播社 北京 记者:张丽)
近日,香港技术研究院正式发布《2025中国传染病放射学发展白皮书》。该白皮书由研究院医药与生命工程学部主任李宏军教授领衔编制,系统总结了中国在传染病放射学领域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全面突破,标志着我国在该学科正式迈入全球领先行列,并为全球传染病防控贡献了“中国方案”。
一、 政策与临床双轮驱动,夯实学科发展根基
白皮书指出,我国传染病放射学的崛起,得益于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迫切的临床需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与“健康中国2030”、“医防融合”等战略,为学科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并明确了放射学在传染病“防-诊-治-评”全流程中的核心作用。面对重大传染病并发症高致死率与既往诊疗标准不一的临床困境,在国家及省部级项目支持下,研究团队聚焦临床瓶颈,形成了“问题-突破-应用”的闭环研究路径。
二、 理论创新与国际标准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
在理论层面,我国科研团队构建了覆盖“损伤机制-致病图谱-诊断逻辑”的完整框架。例如,首次揭示了HIV神经元损伤的“先轴索、后髓鞘”规律,并提出了基于影像表型的潜伏库清除新靶点假说,推动了致病机制的可视化与诊断逻辑的革新。
在标准化建设上,我国实现了从“国内标准”到“全球指南”的跨越。主导制定了全球首个新冠肺炎影像诊断指南,其关键指标被国家诊疗方案采纳并获国际高引;构建了涵盖16部规范的法定传染病影像学诊断体系,获WHO与中华医学会嘉奖;发布的全球首个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影像诊断共识,有效解决了传统评估客观性不足的难题。
三、 全球首创技术装备落地,转化应用惠及千万民众
为攻克技术瓶颈,团队成功研发了“微观检测-影像融合-移动诊疗”三位一体的全球首创新设备集群。其中包括:全球首款肺TB自动检测显微镜,借助AI算法将检测效率提升10倍以上;全球首款肺TB-DR/CT融合AI检测设备,实现亚秒级高速高精度筛查;以及集成病原学与影像学模块的RASE-TB 5G+AI辅助诊疗车载设备,已在全国千余家医疗机构部署,累计筛查超1500万人次。此外,团队围绕全链条技术布局,获发明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23项,确保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四、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
我国已建立起系统的传染病放射学人才培养机制,编撰了全球首套系统化教材,设立博硕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培养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百余名,并通过继续教育项目惠及约17万医务工作者。2015年,中华放射学会正式确立“传染病放射学”学科地位。
在国际舞台,我国创办相关国际期刊,连续四年在RSNA等顶级会议作大会报告,并通过“一带一路”辐射学联盟将中国标准推广至沿线国家。国际专家高度评价中国成果,认为其为全球传染病防控提供了宝贵经验。
五、 未来展望:深化融合与国际合作
白皮书建议,未来应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影像组学与早期诊断技术的融合,开发更精准的无创评估工具。同时,扩大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合作,联合开展跨国多中心研究,共建共享跨国影像数据库,并构建“全球-国家-区域”三级人才网络,以保障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李宏军教授表示,白皮书的发布是学科发展的里程碑。未来团队将继续以国家战略和全球公共卫生需求为导向,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完善,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力量。
责编:李慕婉
审校:刘飞宇
传播健康中国之声 健康中国信息发布与传播平台 聚焦健康中国 传染病 (健康中国传播社 北京 记者:张丽)近日,香港技术研究院正式发布《2025中国传染病放射学发展白皮书》。该白皮
2025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全会提出“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
中国医药城,2025年11月——第十六届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以下简称“泰州医博会”)将于2025年11月28日至30日在中国医药城会展交易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医博会由泰州市国际商会
11月2日中午12点左右,京东护士到家成都站的钟护士在上门服务返程途中,于彭州桂花镇路遇一位受伤的大爷,随即展开紧急救助,用专业行动诠释了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该事件经媒体
传播健康中国之声 健康中国信息发布与传播平台 聚焦健康中国 老年心理 (健康中国传播社 北京 记者:高飞)重阳节到来之际,京东互联网医院精神心理中心正式上线“老年心理门诊”,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