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3 17:02:56 来源:
4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介绍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有关情况召开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表示,作为今年系列发布会的首场,此次会议将介绍湖北省、宜昌市和十堰市深化医改的做法。会议旨在宣介典型地市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推动三明医改经验在全国落地生根,提升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三方面推三明医改经验落地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王云甫在会上表示,湖北省结合实际,从三个方面推动三明医改经验在湖北省落地。
一是在优化机制上用力。他指出,湖北省委将医改重点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范畴,结果与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各市县全部落实一位政府领导管“三医”,其中宜昌、十堰、襄阳都由常委牵头抓医改工作;建立了卫生健康委、医保局、中医药局、药监局、疾控局一委四局协作机制,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协同推进人事编制、医疗价格、薪酬制度、医保支付等项目改革,强化政策协同。
二是在因地制宜上用力。湖北省围绕人才提能、专科提档、服务提质、管理提效,省级筹集1.5亿元资金,36家三级医院重点帮扶70家县级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能力水平。我们还支持各地紧扣儿科、精神等薄弱专科,联动编制、薪酬、职称等改革补短板。同时,引入人工智能,推广智能辅助诊断,数智赋能医疗卫生体系。
三是在增进健康福祉上发力。聚焦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8种慢性病,构建防、筛、诊、治、康、管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加强健康宣教,该省居民健康素养不断提升。针对老年人看病不方便问题,出台加强导医导诊服务、家庭病床等10大举措。同时,湖北省还初步建成了城市10分钟急救圈、农村30分钟医疗圈,提高群众就医可及性。
因地制宜激励改革
针对湖北省各个地市的医疗情况有所差异的现实情况,王云甫表示将加强分类指导、统筹推进。
一是多点发力激发活力。支持宜昌、十堰、襄阳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在人事编制、薪酬分配、医院管理、数智赋能等关键领域先行先试,打造标杆示范;支持其它市州在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医防协同等重点领域进行自主创新,形成各地市特色;及时梳理全国、全省典型经验,形成推介清单,鼓励集成创新实践应用。
二是多种形式营造氛围。湖北省将积极推动医改政策进机关、进党校、进基层,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把握政策的能力;会同医保等部门,联合开展培训、调研,讲清楚三明医改的内涵、精髓、要义,让他们弄明白学什么、怎么来推、如何来干;同时鼓励各地到三明等医改先进地区进行实地学习,将经验系统集成到本地实践。
三是多措并举压实责任。湖北省正着手构建“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以及“进度表、问题表、成效表”;开展改革监测,全省“一把尺子”评价成效;同时会同财政、人社、医保等部门,不定期地开展调度和指导,表扬先进、激励后进、统筹推进。
深化改革紧扣公益性
关于湖北省是如何在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同时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问题,王云甫在会上强调,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必须紧扣公益性,通过前期的实践,湖北省从“5个实”上下功夫。
一是夯实党建领航工程。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了 “党建业务”双考核机制,以党建带动公益性改革举措落地。
二是落实委省共建试点。支持同济医院实施“高水平学科群建设计划”,提升疑难危重症诊疗能力;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建立以岗位、业绩等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与收入分配机制,提高医务人员固定收入占比,进一步突出医务人员的有效激励。
三是做实改革示范。以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带动,鼓励探索创新。
四是落实强县行动。坚持财政投入向基层倾斜,省级筹资1亿多元,每年遴选13个县市,围绕科学治理、精细管理、能力提升、医共体建设等重点,鼓励人才、技术、管理、服务“四下沉”;以县域影像、心电中心建设等为抓手,推广分散式检查、集中式诊断、区域内互认的有效的检验检查模式。强基层、提能力,让90%的患者留在县域。
五是压实动态评价。建立市、县以及医院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从政府履职、落实医院功能定位、优化经济运行、缓解群众负担等多个维度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评价,指导各地对标补短板、强弱项。
审校:买佳豪
责编:王春丽
健康中国传播社为你报道:据健康报信息,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徐树永等167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各中央企业:为总结推广各地区和有关企业在健康企业建设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动更多企业广泛参与,2024年12月,我委组织开
4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了2025年度卫生健康发展政策研究网络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