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24 15:00:08 来源:解放日报
继率先将健康科普纳入高级职称评审、设立健康科普专项、推出健康科普影响力排行榜之后,上海健康科普又有制度创新,在全国推出首个“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清单”,以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互联网健康科普行为,营造清朗的互联网健康科普环境。同时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互联网健康科普规范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形成健康科普全链条监管机制。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介绍,本清单适用对象为上海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明确了互联网健康科普九类负面行为:一是禁止发布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相违背,不利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内容;二是禁止以健康科普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广告类信息,或对以上商品进行直播带货等不当牟利行为;三是禁止发布虚假错误的健康科普信息,不得夸大疾病治疗效果;四是禁止个人在未向所在医疗卫生机构申报并获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利用职务身份开设用于发布健康科普内容的个人自媒体账号;五是禁止机构或个人在网络平台科普账号认证时弄虚作假;六是禁止将已认证的健康科普账号交由已被本市卫生行政部门列入“不良记录名单”的MCN机构(网络信息内容多渠道分发服务机构)运营或绑定等行为;七是禁止发布违背伦理道德、公序良俗、侵犯他人隐私的内容;八是禁止盗用他人作品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九是禁止已退休、已离职工作人员未经原单位同意沿用原工作单位职务信息继续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表示,健康科普是推进健康中国、健康上海建设的有力举措,是指导公众形成健康观念、掌握健康技能、采取健康行为、提高健康素养的关键途径。下一步,本市将指导推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完善健康科普账号申报制度、内容审核制度、违规信息监测与处置机制等一系列规范,持续加强互联网健康科普规范管理,不断扩大优质健康科普内容供给,更好提升市民健康获得感。
审校:买佳豪
责编:王春丽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的决定》。
《网络安全法》作为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自2017年施行以来,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保护公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扎实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九大行动”,积极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